五个月宝宝补充什么?
5个月宝宝已经添加辅食了,除了母乳(或配方奶)、辅食以外,还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1.水分很重要 5个月的宝宝已经会爬行、站立,活动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的需求大大增加。除乳汁外,额外补水非常重要!建议每天为宝宝喂水量在600-1000ml之间,两次喂食时间间隔不宜太久,以防缺水。
2.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缺钙)。人体内的维生素D大部分都是从食物中获取的,而人体内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只有不足一半的需要量。所以,通过食物摄取充足的维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
3.摄入微量元素 5个月宝宝已经开始吃辅食了,此时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对营养素的需求情况。如果宝宝有挑食、偏食的情况,必须及时纠正,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比如铁元素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锌元素缺乏会影响发育和食欲,钙磷失衡会引起佝偻或骨质疏松等等。
4.膳食纤维要充足 5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吃蔬菜水果了,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也是补钙的优质来源,所以平时要注意多吃。尤其是淡绿茶,含有茶多酚和儿茶素,具有抗辐射作用,是电脑族的良好保健食品之一。
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大的矿物质,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都离不开钙,体内99%的钙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对于正处于骨骼发育旺盛时期的婴幼儿来说,更需要充足的钙来满足其需要。一般0-6个月的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300毫克的钙,6个月-1岁每天需要400毫克钙,1-3岁每天需要600毫克钙。母乳中的钙易于肠道吸收,故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只要每天喂奶在600毫升以上,一般都能满足其对钙的需要。对于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每天应补充适量的钙剂。市场上出现一些专门针对婴幼儿的含锌、铁、钙的营养液,根据适应症选择适量服用即可。同时还应让宝宝经常晒太阳,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促进其正常的发育。
铁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缺营养疾病,婴儿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基本用完,从母体获得的铁质基本消耗殆尽。同时宝宝生长发育加速,血容量迅速增加,对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果辅食中不增加含铁量高的食物,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一般6个月-12个月的婴幼儿每日需补充10毫克的铁,1-3岁的幼儿每日补充12毫克的铁。宝宝6个月后应逐步开始添加铁强化的米粉、富含铁的肉粥、肝泥、木耳、香菇等食物。同时注意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与含铁食物同食,以促进其吸收。对于早产、双多胎、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的宝宝应常规补充铁剂。
锌
锌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的必要元素,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维持正常食欲,如果长期缺锌,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味觉及食欲下降,还可能出现异食癖,如吃土块、墙皮、冰块、煤灰等。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在4个月之后,每日母乳少于200毫升,人工喂养的宝宝每日配方奶少于600毫升时,均应额外补充锌。同时还应适量摄入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鱼、禽类、蛋黄、猪肝、牛肉等。如果出现缺锌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硫酸锌。
磷
磷是人体内含量仅次于钙的矿物质,人体内90%的磷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同时对于神经、肌肉的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几乎所有的含钙食物中都含有磷,因此一般不会发生磷缺乏,只有在长期饥饿或磷严重缺乏的地区才会出现磷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