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几个月对疼痛敏感?
新生儿已经对疼痛开始有了反应,但这种反应是局限在和母亲接触时或者自己疼痛性刺激(如压力、拉伸等)时的哭泣,而对于伤害性的刺痛和烧灼痛却反应较差。 这种对于不同类型痛觉的敏感差异,在小儿早期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直到3岁。宝宝在6个月前对伤害性和非伤害性痛刺激的敏感度无显著差异; 而到了7个月时,对伤害性的刺痛和灼痛出现显著的反应; 12个月时,对这2类痛的敏感度达到高峰; 但不同的孩子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与婴幼儿的神经发育有关。
所以父母需要了解的是,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痛感的感知能力和程度是有区别的。 0-6个月的宝宝 对这个年龄段的婴儿来说,来自母亲的伤害性刺激是最常见的原因,比如妈妈按压宝宝腹部检查是否有肠道不适导致的胀气或腹痛,或者由于肌肉运动导致拉伤。可能引起宝宝疼痛的常见的疾病包括中耳炎以及注射疫苗后引起的副反应等。 这些刺激带来的疼痛一般是比较轻微的,但是在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能够用哭来表达他的感受了。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宝宝无缘无故地哭,且排除饥饿、大小便、冷热等生理性原因,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身体感受到了疼痛而发出的信号。 7-12个月的宝宝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有了比较强烈的认知能力,并且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需求。他们不仅能通过哭来表达对不适的感受,而且会通过点头摇头表示对刺激程度的认可——对不喜欢的东西说“不”,而对喜欢的东西说“要”。 所以家长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宝宝在表达情感时越来越清晰。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宝宝仍然不会说“疼”字,因此如果家长想要知道宝宝是否感觉疼痛,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来判断。例如,问宝宝“是不是肚子不舒服”“想不想尿尿”“疼不疼”等等。 如果家长反复询问宝宝,发现他每次都能准确回应“不”或“要”,说明他对所受刺激的强度是认可的。相反,如果宝宝对问题的答复总是含糊其辞,或者总重复“要”或“不”,就说明宝宝或许承受着痛苦但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