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羟色胺有什么作用?
五羟色胺(serotonin,5-HT)又名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6年,Fischer等首次从鸡脑中分离得到5-HT,并确定了其结构;同年,Sally等发现5-HT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多巴胺能神经递质之一[2],由此奠定了其在神经系统中的地位。 五羟色胺是由色氨酸在脑部合成的,是人体必需的14个氨基酸之一,是人体神经介质中唯一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它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如大脑、小脑、海马体、杏仁核等,通过增加或减少这些部位的电流而发挥不同的生理功能。
早在1974年,就有研究发现,5-HT能够增强大脑皮层的电刺激诱发的痫样放电频率,从而间接促进癫痫发作[3]。后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5-HT在大脑皮层、海马体、小脑等部位均具有明显的促痫作用[4]。有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癫痫模型大鼠的海马结构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部位5-HT以及其特异性受体下丘脑背内侧(mHbD)和脑干(Bb)区域的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提示5-HT可能通过影响这些区域的功能而起致痫作用[5]。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5-HT不仅可直接调节神经元电活动,还可以通过影响其他神经递质的分泌而发挥作用。例如,5-HT可以激活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使其通过旁路方式生成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能神经元,进而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到细胞外,起到增强α肾上腺素能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活性,最后达到协同激活神经细胞的电位,诱发癫痫发作[6]。5-HT还能够调控γ-氨基丁酸(GABA)的再摄取,促使GABA能神经元释放 GABA,再通过GABA受体,引起cAMP含量升高,最终触发癫痫发作。
目前,对于5-HT的研究多集中在离子通道、信号转导机制方面,而对于其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是否可以通过激活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ACh)受体而发挥作用尚有争议。 既往关于5-HT的研究大多围绕其致惊厥效应开展。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5-HT生物学功能的不断认识,发现其还具有抗惊厥的作用。有研究者给小鼠注射5-HT,发现其能够有效抑制由电针引起的癫痫发作,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应用5-HT的类似物进行实验时,同样可以观察到对抗癫痫发作的效果[7]。
有研究显示,5-HT还能通过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状态而起到预防癫痫发作的作用。当星形胶质细胞处于非激活状态时,其表面β3亚单位的受体数目较少,而激活状态的星形胶质细胞能产生较多数量的β3亚单位。当向脑室内注入5-HT时,可以发现非激活状态的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加,而激活状态的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则显著降低,说明5-HT可以通过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而起到预防癫痫发作的作用[8]。5-HT不仅具有致惊厥效应,而且还具有抗惊厥作用。 5-HT作为一种生物胺类神经递质,参与了许多生理过程,包括胃肠道蠕动、血糖代谢等,同时还参与了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的病理生理过程。深入研究5-HT的代谢调节通路,对于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