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脏杂音是怎么回事?
如果一个婴儿出现心脏杂音,可于出生后3—6个月再复查一次,这是因为有的新生儿的心脏杂音是由于胎儿期心适应宫内环境导致的功能性杂音所致,有的是由于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原因所致,但这些因素在婴儿期容易自行愈合。
婴儿心脏杂音的正确解读
因为婴儿的心血管系统正处在快速的发育阶段,所以出现心脏杂音需要定期复查,一般可于孩子3—6个月到一岁时复诊,有些杂音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对没有缓解趋势的心脏杂音,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导致杂音的原因了。但家长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出现了活动后呼吸急促、满头大汗,或者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咳嗽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就诊治疗了。
婴儿心脏杂音应与生理性杂音相鉴别,大部分杂音是由于生理原因所导致,比如由于呼吸、体位、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心脏杂音,生后3—6月复查,有可能自动消失。如果杂音逐渐加重,甚至孩子出现活动后呼吸急促、满头大汗,需进一步详查心脏彩超、心电图等,除外心脏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杂音。如果心脏杂音是由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器质性病变导致,可以通过介入的方法,封堵缺损,达到根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