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几个星期怎么算?
这个涉及到公历和农历的问题,以及两者如何相互计算的问题。 公历(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纪年方法。它的一个基本单位叫做“日”(英文:Day;缩写为D),平年有365天,每年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和次年1月共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共有30天,2月逢双的年份有29天,逢单的年份有28天。这样一年累计起来就是365天。 公历的一个月份平均下来是30.5天,但二月只有28或者29天。这就导致了每年的1-2月累计天数可能少于31天,而7-8月则有可能超过31天。
这样的计算对于阳历来说是没有问题的。阴历以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计量一个月的长度,将一个朔望月定义为29.530588天,平均起来每个月的天数正好比阳历的同月份少1天左右(注:由于月相周期不是准确29天或30天,所以实际每月误差一天左右)。 问题在于,目前我们采用农历作为我国的传统国历,而农历除了规定每月大小月之外,还规定了每年正月初一的时间。
如果仅仅按照上面所说的每个月多少天的计算方法,每年正月初一的时间就会逐渐提前。比如去年2016年是丙申猴年,正月初一是2月8号,前年的正月初一则是2月9号,再前的年初一分别是2月7号、2月6号和2月5号。可见,按每天算的话,一年时间会越过越晚。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为了使得农历每年初一的时间保持不变,人们必须对闰月进行补充。这是基于下面这一事实:在公历中,每19年里含有7个闰年,每个闰年中包含2月29天。也就是说,每19年中包含2个月共59天。每过19年时间里,农历的月末必须额外增加2个月共59天,才能使农历的岁首不至于提早。
于是,每当19个公历年度结束时,农历就新增两个闰月,将这两个闰月放置在当年末后,重新制定下一年度。这样就避免了农历年时间的提前。 但是这样一来,每逢闰年就出现了13月的情况——因为多了那两个月,全年天数超过了365天。
为了抵消这种多余的天数,人们在设计农历时又引入了“置闰法”,即用双数日子多出的一天或几天补到单数日子出现的前面,使得农历的日期与阳历的日期大体上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