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益生菌能一直吃吗?
作为儿科医生,非常理解家长对于宝宝用药的谨慎。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益生菌。细菌有两大类,一类是条件致病菌,也就是在人体正常菌群中占位的一部分,比如肠道中就有很多这样的细菌。另一类就是益生菌了。 所谓“有益”,是指这些微生物只能存在于健康的人体肠道内,不能对外界其他环境有影响。换句话说,人体之外,它们的生存能力很弱或者无法存活。而所谓的“菌”指的是这部分细菌的细胞。所以从定义上讲,只有细胞完整地从外界到了体内才能起到作用。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益生菌制剂都属于这类。当然,也有一些可以口服的无菌制剂。 通过服用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从而起到改善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的作用。 由于儿童的肠道微生态处于动态平衡中,又有自身免疫功能,一般来说不太容易出现菌群失调的情况。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益生菌类药不需要长期吃。除非是有明确的致病微生物感染依据(比如检验发现有寄生虫或者白细胞的明显异常)而且明确使用了抗生素才需要服用。否则不需要长期服用。 对于婴幼儿来说更不主张长期使用益生菌制剂,特别是药物。因为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短期(3-7天)使用也可以。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在必须使用该类药物时,可以服用益生菌制剂预防过敏情况的发生;或者在长途旅行后,因环境和菌群的变化引起的急性的肠道不适,也可以服用益生菌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但需注意,此时选择的益生菌制剂要尽量选择含有一种益生菌菌株的品种,不要同时含有两种或多种益生菌菌株。
这是因为如果同时服用几种益生菌制剂,虽然都是同属有益菌,但不同品种的有益菌会有相互竞争的关系,可能达不到同时服用的效果。 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不用补充益生菌。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的睡眠就可以保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