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咬人怎么办?
恭喜你已经发现了你孩子一个比较特别的“兴趣爱好”! 作为星儿家长,我们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技能,去应对和帮助孩子的这些行为,例如: 当孩子有自伤(比如啃手、撕扯头发)行为时,我们应该如何制止和干预; 而当孩子出现了攻击性行为(打人和咬人)时,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通常我们对攻击性的行为了解的并不多,往往会出现过于保护或过于忽视的情况。 实际上,孩子的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其相应的缘由,攻击性也不例外。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导致孩子们出现攻击行为的背后原因有哪些吧?
1.表达情绪的误用 也许你的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他可能已经掌握了通过咬人来表达他此刻的情绪。 高兴、生气、难过、孤独....当宝宝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他的心情时,他就会用动作来进行暗示,而攻击性行为便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2.探索新事物的尝试 对于刚添加辅食的小宝宝来说,他们正在通过口腔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所有的新奇事物都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想要“品尝”一下。 如果这时父母不给予正确的引导,而是粗暴的阻止或者强制性的改变孩子的行为,就很有可能造成反效果。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尝试着探索世界时,我们可以给予适当的协助,但切忌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啊!
3.感觉统合失调 在前文所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感觉统合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 而攻击性行为也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感觉统合能力不足导致的。 比如,因为对声音的刺激不能很好的过滤,从而导致的易激惹(听到突然的声音会发脾气大哭大闹),或是由于对视线的过滤不佳,导致对他人的关注不够造成的社交障碍等等,都会让孩子表现为易怒、爱哭、粘人、咬人等。
当我们明确了孩子出现上述行为的原因后,就可以因势利导的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了哦~ 比如,当宝宝因为对食物感兴趣而出现抢、咬等行为时,我们可以将食物放在自己的嘴里给宝宝看,然后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到上面来,再用温柔的言语和肢体动作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可以的;而当宝宝因为情绪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时,我们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替代的方式帮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等等。 其实呀,孩子的每一种行为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哦!作为父母的我们,只需要做个耐心的掘宝人即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