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作用是什么?
自我是个人基于自身的主观感受而形成的对于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这种主观性决定了“每个人眼中的自我”的存在形式和内涵差别很大;同时,由于人对自身的感知是通过大脑对信息加工的结果(感觉、知觉、记忆等),因而,自我也有客观的一面——它是主客体的统一体。 人从一生下来就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刚出生的婴儿就能够通过镜子进行“认自己”的操作,4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理解“你”“我”的称谓,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产生“我是谁”“我想要什么”等疑问,从而进一步认知自我。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个人的经验世界不断丰富,自我概念也逐渐清晰和稳定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几个不同的自我发展阶段: 1. 镜子里的人——自恋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以“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东西都是围绕着自己转的,一切事物都要符合自己的意愿才能开心。他们极其关注自己的外表,喜欢别人夸奖他们的外表、能力和成就。如果得不到外界的赞美,他们会觉得自己被轻视了,很受伤。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评价与外界的评价是相当匹配的,也最容易受到外界的评价。
2. 黑匣子里的幽灵——人格形成和发展阶段 到了青春期,因为生理上的变化加剧,自我意识也开始飞跃式发展。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很在意自己和别人的看法,特别在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他们开始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并试图理解自己与他人差异化的原因所在。
3. 人学中的学生——探索和建构自我观念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个体进入大学之后直至毕业离开学校之前,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定型的过程。
这个阶段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他人的意见未必都要服从于自己,自己的观点也不一定就是合理的或者正确的。在构建自我观念的过程中,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而是更加积极地面对挫折与挑战,有意识地通过锻炼和培养各种能力,以此实现自我完善。 以上只是粗浅地介绍了关于“自我”的一些理论,这些理论来自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和我们每个人面临的问题却是相似的——“认识你自己!”——这是西方先哲苏格拉底留下的名言,也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