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里面有什么作用?
我小的时候,大概十岁左右吧,第一次吃到鸡蛋,从此爱上了这个味道,每天一个鸡蛋必不可少。长大后虽然也吃到过不少奇奇怪怪的味道的鸡蛋,比如巧克力、酸奶等等,却再也没有像小时候那样纯粹的爱上了吃鸡蛋了~ 现在吃鸡蛋除了会想到营养,还会想到胆固醇等的问题... 但是在古代,鸡蛋可是一种珍贵美味呢!宋人林洪在《东坡肉》中记载“熟煮馄饨,或作水滑;用油煎,用酒蒸,皆佳味”。这里的“水滑"就是今天的水饺哦~而用油煎的方法做的美食,你猜是什么?对了,正是炸油条和水烙馍! 难怪古话说“饱暖思淫欲”啊,看来先人们也是喜欢吃油炸食品的嘛!(笑) 好了说回正题,既然古时鸡蛋如此宝贵,那人们是怎么处理这些珍贵的食材的呢?
1. 生吞活剥 有一些鸟兽类的蛋壳,里面会含有未完全消化完的食物,古人发现后就会直接把它们生吃下去,当然这也只是对于极不成熟的蛋壳才能够实现,毕竟要是像皮蛋这样完全钙化的蛋壳,就算生啃也没问题。
2. 水煮蛋 这是最平常的做法,把新鲜的鸡蛋用水煮熟即可食用。据说这也是最科学的吃法,因为水煮能够更好地保存鸡蛋的营养价值。不过这种吃法也有些缺陷,那就是不容易控制住盐的量,如果放多了对肠胃的负担会加重。 其实这水也不是普通的清水啊,在古代可是有各种“料”的水呢!宋朝的时候人们喜欢在茶里加上姜、枣、核桃、枸杞之类的配料,所以就有了“茶汤”“茶粥”。元朝时人们开始在牛奶中加盐煮制,就成了今天的“奶茶”。至于清朝,那可就丰富多了呢!有人喜欢纯奶的醇甜,就往水里加糖;有人喜欢奶酪的滋味,就在水里涮羊肉;还有人觉得光喝没味儿,就在水里煮点挂面啥的…唉,真是没法好好喝水了~(≧_≦~)
3. 煎炒烹炸 把鸡蛋直接打成蛋液然后下锅炒制或者做成糕点也是可以的呀~不过这种做法会比较耗油,而且炒的过程中容易损失营养素。如果加入冷水一起搅打,就可以减少这种现象啦。 看到这里你们一定已经发现了,古代的烹饪方式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样,大部分还是熟煮,也就是现在的开水氽(读作zun三声)。这种方法比较适用蛋白质含量不是那么高的食材,如果是像鸡蛋这样的高蛋白食物就用冷水浸泡之后再煮沸,这样也能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古代人也挺会做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