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人参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我一开始也有些疑惑,于是百度了一下。 “假人参”这个名字并不是民间俗称,而是正规学名——番薯。 《中国药典》中,只有“苦木通”和“海金沙”这两个名字是俗称,其他50多种中药材都写了正规名称,包括“细辛”、“川乌”、“草乌”等等,唯独“番薯”只写了别称“山芋”“地瓜”“甘薯”“红薯”等……这说明“番茄”就是官方认可的正名! 为什么要专门提到《中国药典》呢?因为《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典委员会主持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一部药品标准文献(注意不是医学教科书),这本书中收载了363种药物,并明确说明了这些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等等,这本大百科全书式的药物指南被世界各国誉为“药用植物圣经”。
那么为什么《中国药典》会认可“番薯”这别名叫法呢? 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就有食用番薯的习惯,并且记载在古籍中(《滇南本草》1597年、《纲目拾遗》1815年)。但是到了近代,由于中医用番薯来治病的方剂没有传承下来,又缺乏其他的临床资料,因而《中国药典》在收录其药效时产生了分歧。
2015年版《中国药典》首次制定了番薯的质控标准(含量测定项下),而2018年版《中国药典》则取消了这一项目,说明经过几年的用药实践,证明了该项确定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从而纳入药典成为法定标准。 在2018版药典中,番薯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之一,在“目录”中属于中药资源普查期间所建立的分类系统(即“中药部分”中的“植物类中药”),在正式出版前的稿子中被标注为“CSGS-C024”,可见其地位之高。 这本书里还详细描述了番薯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采收加工以及性味归经等内容,在“功能与主治”部分则列出了4条: 大辞典般的《中国药典》也承认了番薯的药用价值,而且还给出了详细的药理实验数据和临床病例,证明该药能够降低血糖和血脂,缓解动脉紧张度,防止血栓形成,保护心脏功能,并且对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也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