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有催眠作用吗?
对乙酰氨基酚(PA)作为一线非甾体抗炎药(NSAID),广泛用于临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较为轻微,一般不引起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轻中度疼痛和感冒引起的发热(成人服用300~650毫克/次,每4~6小时1次;儿童服用50~150 mg/次,每4小时1次)。但对肾脏的刺激作用较明显,需要引起注意。 对乙酰氨基酚是苯胺类衍生物,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再摄取进行抑制而发挥抑制作用。因此其镇痛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OPIO)无关,也不属于麻醉性镇痛药物。
目前,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或血清素(5-HT)而发挥作用,也可能通过激活蛋白激酶通路调节神经生长因子的产生从而起到镇痛效果[8]。但是,这些发现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有学者曾尝试比较不同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差异。结果发现,小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就能显著缓解患者的关节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9]。
还有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减轻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10]。 除了以上提到的功能外,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对乙酰氨基酚具有抗过敏、抗氧化、抗炎症等作用,并且可能在预防老年痴呆症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可见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是比较广泛的。
对乙酰氨基酚虽然毒性较低,但在大剂量应用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出现副作用的,例如恶心、呕吐、眩晕、腹泻、皮疹等。另外,孕妇禁用该药,2岁以下小儿也不宜服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对乙酰氨基酚长期使用的潜在风险问题。由于对乙酰氨基酚在动物实验中被发现可能致癌,并且人类患者长期服用该药也可能会出现癌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对人类肿瘤发生的风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