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间歇性斜视的原因?
儿童期出现斜视,首先要了解斜视的类型、原因和程度等,才能进一步分析如何治疗。 1、斜视类型 斜视可分为共同性斜视(眼球运动无障碍)与麻痹性斜视(眼球运动受限); 根据病因又可分为调节性斜视、非调节性斜视等等。 一般来说,孩子最先被发现有斜视,都是出现于共同性斜视,主要表现为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而偏向一侧凝视。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斜视,应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如验光、试镜,以明确是否合并屈光不正,并且需要确定是下列哪种类型的斜视。
2、造成斜视的原因 由于人的眼睛是凸透镜,当眼睛向前方看的时候,周围的肌肉会收缩,拉紧眼皮组织的肌纤维,使得眼睑皱褶变浅甚至消失,而眼球上方的筋腱则会变松,使眼球向正前方移动而不易偏斜。 而一旦这一平衡状态被破坏,即会出现斜视。 根据导致斜视的原因不同,可将其分为: 先天性斜视——在出生时就存在,是由发育异常引起的。 屈光不正性斜视——近视或远视未得到矫正时,因视物困难,为了看到东西,须将头倾斜侧卧、改变体位来克服视觉障碍,从而出现的斜视。 功能性斜视——又称获得性斜视,是由于两眼视力不平衡,必须借助倾斜的头部、躯干来纠正。例如:经常躺着看电视的儿童常有功能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麻痹”是指某一部分肌肉功能丧失,通常由外伤、炎症、肿瘤压迫等原因所致。
3、斜视的程度 临床上一般通过检查者与病人对指(看手指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注意不要强迫患者去看的手指),观察外眼角是否存在裂缝,来判断是否有斜视发生。 可以通过三棱镜成像判断有无斜视及斜视方向,还可以通过让儿童低头、抬头、左转、右转来观察是否有斜视。 如果发现儿童有斜视情况,应尽早就诊,通过专业检查判断斜视性质以及程度。 因为有些斜视会影响儿童的容貌,所以还需要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儿消除或减轻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