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分几旬?
一月之“月”在古代有多种含义,其中一种就是指阴历的月份。如《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之气,疾雷霹雳,靡冰夷兮,不能徙其念夫。山峻高以蔽日兮,川迥远而绝止。父兄淫於佚乐兮,子弟辟於蛮貊。正月孟春,既如既冲;之子实往,犹可壅隆”(这里的“正月孟春”就是阴历一月的初)、《论语·季氏》:“孔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说他与曾参讲了一天的话,曾参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好像很愚笨的样子;等孔子看了曾参在家自学的情况后,发现他不但领会了孔子的意思,而且还有所发挥,因此感叹道:“看来曾参并不愚笨啊”)、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十一月北风利,吹雪掠我耳”的诗句……这些诗句里面的“正月”“十月”都应当是指阴历的月份。
现代很多人以为一年有12个月是因为一年有12个朔望月的原因(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实12个月是古代人们根据天文观测和日常生活经验确定的。我们现在所说的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而古代的阳历基本上是根据月亮的圆缺来确定月份的,一个完整的月亮的圆缺周期大约需要29.5306天,古人把这样的一个周期称为“朔”(也叫新月或月初),此后又观察到月亮到满月的大约时间比到新月的时间多一天,于是便把满月后第一天起算的14天定为下一个月的初一,这样阴历的一个月份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公历的29.5天,因为一年的天数基本接近365天左右,所以1年12个月的说法就形成了。后来人们又把农历的闰月加在了12月末,这样1年也就成了13个月。
另外关于古代月份还有几种称呼,比如夏历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日为晦,中间各按顺序设有二月、三月等名称,周代时开始用干支来纪日,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日法:即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用来标记年月日时的顺序,由于这种方法是从甲子年开始计算,因此每六年又要重新回到甲子年,也就是所谓的“六十甲子”循环,按照这样一种纪年方式,我们就可以得知孔子说过的第一个句子中的“正月孟春”中的“正月”指的就是壬寅年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