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月打什么疫苗?
第三个月应该接种的是第三针乙肝疫苗,因为疫苗接种的程序一般是由第一针、第二针和第三针组成,分别注射的时间是1、2、6个月。也就是说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要接种第一针,第二针在第一针后的一个月注射,而第三针则在第三个月的末尾注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妈妈体内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婴儿,那么在接种完第一针后,间隔一个月就需要注射第二针疫苗了。
在宝宝接种完所有剂次的乙肝疫苗后,医生一般会建议检测一下是否产生了抗体,一旦检测有抗体产生,则代表免疫成功。 如果宝宝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没有产生抗体或抗体的滴度太低,那就需要立即补接种。如果已经接种了三针疫苗,但检测后发现抗体的浓度依然很低,那么还需要再加强接种一支疫苗,以刺激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接种第一针疫苗后,接种者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其体内的免疫反应过程为“先急后缓”,即在接种疫苗后7天左右,血液中就会出现保护性抗体;而在接种疫苗后30天左右,抗体水平才会达到高峰。 所以,在接种第一针疫苗后,应观察一段时间,确认免疫有效后再接种第二针。
脊灰糖丸和乙脑减毒疫苗
脊灰糖丸的预防疾病: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患者多数是1~6岁的儿童。初期发热、恶心、呕吐、咽痛,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几天之后就康复了,而少数的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发热持续不退,感到颈项、背部、四 肢酸痛,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病情严重者可发生不可逆的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脊灰糖丸的接种程序及方法:口服。从两个月龄开始,连续服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四岁年龄再加强服一次。为了防 止疫苗脊灰病毒的失活,服用脊灰糖丸或滴剂时应用凉开水送服。
脊灰糖丸的反应及处理:一般很少有副作用。极个别小儿一过性发热,可能是减毒活疫苗在人体内增殖引起的,无需处理 。可自行消退。
脊灰糖丸的禁忌症:有免疫缺陷,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肝、肾疾病,活动性结核患儿不能服用。
乙脑减毒疫苗的预防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 秋季节。发病年龄多在10岁以下,患者有持续发热、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痉挛,容易引起呼吸衰竭。
乙脑减毒活疫苗的接种程序及方法:一岁内,接种一次即可。乙脑减毒活疫苗可与百白破混合制剂同时接种,但要在不同 的部位进行注射。
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反应及处理:个别小儿可有接种部位疼痛,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表现,体温一般不超过39 ℃,持 续1~2天,可自行退热,以上反应不需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