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小孩感冒怎么办?
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1岁以下的小儿发病率高达20%,1岁以上小儿发病率也达60%~80%;每年的春秋两季是婴儿感冒的高发季节,并且有不断走高的趋势。这是因为进入春季之后,气温变化明显,早晚温差大,而宝宝自身的抵抗力比较低,不能很好的适应天气的变化,因此就容易生病。 那么,如果宝宝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轻度症状时,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父母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及病情变化,注意监测体温,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等情况发生;
其次,需要帮助宝宝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 第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宝宝增添衣物,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受凉加重感冒; 第四,帮助宝宝合理膳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最后,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食欲和健康。 如果宝宝出现了高热、精神差、食欲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还可以给宝宝适当喂服一些具有解热消炎作用的中成药,如小儿感冒冲剂、小儿清热宁颗粒、小儿退热糖浆等,以缓解发热、头痛等相关表现。
在护理上,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感染的诱因;还要帮助宝宝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这有利于出汗散热以及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对治疗与恢复都有利。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护理也十分重要。
首先,应注意休息,尽量让宝宝多睡眠,这样既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也有利于疾病的好转;
第二,爸爸妈妈应该帮助宝宝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避免反复触摸口鼻部导致细菌感染; 第三,爸爸妈妈应该督促宝宝正确洗手,保持手卫生;
第四,爸妈应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多空旷的公共场合,以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第5,爸妈应该勤洗勤换衣被,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治疗小儿感冒,除了坚持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外,既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又要抓住其主要矛盾,审时度势,灵活运用。中医对小儿感冒有多种治疗方法,如中药治疗、推拿按摩、中药敷脐、中药滴鼻、中药药浴洗头、针灸等。此外,患了感冒的小儿应吃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蛋、新鲜蔬菜及水果等,应多饮水、适当增加喂奶次数。如果孩子不喜食流质食物,可给以软饭、面食等。平时孩子的饮食不要过油腻,因为油腻之品可使孩子脾胃功能减弱,容易导致孩子反复感冒。
一、一般说来,如果孩子发热不高(指体温在38.5℃以下),且无高热惊厥史,可以给孩子服用小儿感冒药,如小儿感冒冲剂等,不须用退热药;多饮水,多休息(注意孩子休息时室内的通风),并给孩子吃些新鲜的水果及蔬菜;妈妈可经常用温毛巾给孩子擦拭脖子。腋窝、大腿根等处,这样可起到降温、退热的作用。如果发热在38.5℃以上,可及时喂用退热药(建议使用小儿专用的退热药,如小儿布洛芬等),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二、对于汗腺不太发达的小儿,如果处理不慎,受冷或衣物增减不当,容易反复感冒。中医认为,对于汗腺功能不好、反复感冒的小儿,治疗时应以祛风散寒为主,可采用中药汤剂(麻黄、防风、荆芥、独活、白术、细辛、羌活、甘草等100毫升),加适量白糖,分3-5次服,每日1剂。为了增强患儿的汗腺功能,预防反复感冒,可用中药麻黄根、白术、浮小麦各30克,水煎15分钟,煎取150克,分2-3次洗头(洗完后不须用清水再洗);中药麻黄50克,荆芥100克,煎水,趁热熏洗鼻部(熏洗时应注意不要烫伤孩子,最好由大人操作),一日一次,5-7天一个疗程。
三、对反复感冒的小儿,可采取预防性的按摩推拿:由前额眉心开始,用双手拇指沿孩子两眉毛外缘向眉梢推擦100次;由眉头向眉梢推擦20次;两手食中两指自然交叉,用食指指关节轮揉孩子太阳穴50次(按压时,小儿可感到酸胀不适)。由鼻翼开始,用双手中指沿孩子鼻沟向下推擦到上唇人中处50100次。用两手中指从孩子上唇正中人中穴,向上方鼻唇沟推擦30次。两手中指按揉两耳屏前的翳风、迎香穴各30次。用两手中指指面由下向上直推孩子下颏50次。用双拇指,自孩子胸部两侧外缘自下向上推擦肺腧穴50次(该处位于背部脊柱正中线旁开1.5寸,第一胸椎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一线穴),以上手法每日1次
四、反复感冒的小儿,体质都有一定的弱化,如及时调治,提高免疫力,加强自身的御邪能力,就能达到预防外邪入侵,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中医认为,脾强则能化生水谷精微,输布全身,从而能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提高免疫力。对脾虚的反复感冒的小儿,中医治疗宜以补脾为主,常可采用中药党参、白术、怀山药、玉竹、甘草60克,煎15分钟,煎取15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外用:用中药藿香15克,佩兰15克,砂仁20克,煎15分钟,煎取50毫升,分2次外洗鼻子(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第二条)。在饮食上给以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水果及新鲜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