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副作用怎么处理?
高血压是现在的常见病,也是引起脑血管意外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目前对于高血压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依靠药物来控制。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分4大类,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等。前两类属于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后两类属于血管活性药。不同类型的降压药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但任何药物的临床应用都存在着不良反应的问题。
不同的药物由于其作用机理不同,所引起的反应也有差异。例如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抑制心脏收缩力而降低心肌耗氧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则能抑制醛固酮分泌,产生排钾利尿的作用。这些都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药量或换用其他类型药物来加以解决。 但无论采用何种药物,均应坚持长期服药的原则,只有长期坚持用药,才能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一些所谓的“保健药品”或者“祖传秘方”宣称可以治疗高血压,但是临床实践证明这些药品并无确切的降压效果,甚至有些药品还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还是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