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有哪些作用?
黄芩,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用于湿热所致的黄疸、小便不利;热毒性肠炎;急性肾炎水肿;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出血症;妊娠血热妄行之腹痛;痈肿疮毒。 临床报道显示,黄芩还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等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减慢心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镇痛、降温、抗惊厥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平喘、抗炎的作用。还有抗胃溃疡、利胆、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保肝护肝及抗肾纤维化等诸多作用。
1.抗病毒 黄芩提取物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DNA复制,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尚有研究提示,黄芩苷可通过减少细胞内病毒蛋白的表达而发挥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2.抗肿瘤 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芩苷和黄芩素,二者均能明显抑制癌细胞增殖,并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对免疫系统的抑制。
3.抗过敏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苷通过阻断组胺释放、抑制过敏反应介导的IgE形成、抑制白细胞趋化、刺激干扰素生成等环节来发挥抗过敏效应。
4.抗溃疡 研究发现,黄苓苷不仅对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且对胃酸、胃蛋白酶活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显著增强受损部位黏膜组织抗氧化的能力。
5.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发现,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出现肾小球硬化,进而发展为不可逆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而黄芩能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含量,抑制系模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从而起到对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