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晚上应该怎么睡觉?
我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醒来六七次,每次都是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因为妈妈一个人带她,实在太累了。 我媳妇儿是顺产,因为害怕出现撕裂伤,所以生完孩子第一天就下床了。然后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睡的。
宝宝夜里饿了,或者尿了、拉了都会哭。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在另一边睡着了,宝宝哭也没用,只能等爸爸或妈妈起来帮忙换尿布、喂奶。 但如果是奶奶或是姥姥带着宝宝睡觉,不论宝宝有什么需要,都能立马得到回应。
于是宝宝白天和黑夜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了。白天宝宝看到爸爸妈妈,就会想要亲近他们、粘着他们;可到了晚上,当宝宝哭着睁开眼时,看到的却是陌生的脸庞——那是祖辈的面孔。 这个时候,宝宝的内心会产生极大的恐慌感,他可能会认定自己被父母抛弃了,或者是认为身边这个声音和灯光都不太熟悉的地方就是地狱! 所以,对于新生儿来说,最安全、最熟悉的睡眠环境当然是由爸妈陪着睡。
但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家长为了照顾宝宝,和他一起睡。但这样却会导致另一个问题——爸妈半夜频繁起床喂奶、换尿不湿,自己睡得不够,宝宝也没有吃饱、换好。 其实,解决夜奶反复的问题很简单——睡前给宝宝喂饱,适当延长第一次夜奶的时间间隔(5-6小时)。这样不仅能培养宝宝夜间连续睡眠的好习惯,还能让宝宝更适应黑白分明的时间概念。 要知道,婴儿的大脑发育正在飞速成长。宝宝在睡前吃饱,就能保证他有一个充足的“大脑营养时间”。
另外,除了喂奶,爸爸妈妈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和增强宝宝夜间连续睡眠的习惯。例如可以在宝宝临睡前,给他洗个温水澡,然后再穿上睡衣,哄着宝宝睡着。不过,爸爸妈妈需要注意,宝宝入睡后的最初2个小时,是宝宝神经系统逐渐抑制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消耗宝宝大量的体能。所以,宝宝睡前吃的过饱,容易影响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