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儿是轻声吗?
用儿化韵时,要正确把握韵母的发音部位。儿化后有的音发生了变化,但发声部位没变;有的音没变,但发音部位发生了变化。
如“花儿”、“月儿”、“姐儿”、“妹儿”、“狗儿”等的准确发音部位,应该是用舌尖抵下齿(即抵住下牙齿的后脊),让“花”、“月”、“姐”、“妹”、“狗”等字的字尾和“儿”字相拼。这和我们平时念“儿”字、念“儿”字的三声时的发音部位是一致的。我们不能刻意追求音变,把音发走了样,比如“花儿”发成“喝儿”;也不可把“月儿”等发成“约儿”(如天津口音)。
“儿”字本身的发音,如果孤立地来看,是一、二、三、四声都有,但“儿”字在进入儿化韵并且作为“轻声字”之后,在实际的语音(口语音)中,大多数情况下都念成了第三声。我们不妨这样来记:当它儿化之后作为词尾、词素时,“儿”字念第三声;当它作为字眼单独存在、单独使用或不儿化时再念本身的一、二、三、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