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两个月是几周啊?
“孕产周期”这个概念是西方的医学术语,指女性从受精到分娩所经历的历程,共40周(10个月)。 而中国医学历来主张“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因此用“五行相生相克”来解释生理过程、预测疾病和预后,更重视整体观察和辩证思维。
于是就有了“胎元”“妊娠”的概念,把妇女一生的生育期划分成两个阶段——“经断阴消阳绝”之前为“天癸至而妊娠”;之后为“天癸竭而绝经”。 在中医典籍中,对“妊娠”这一阶段的描述是这样的: “妇人妊娠,经水停积,化生血液,营养胞胎,若气血盛实,运行无阻,任脉通畅,则胎元充实,故腹痛少食而气高。若病邪犯胃,气机不降,则腹胀不食。若肝气郁滞,血行不畅,则腹坠胀而有痛。若脾虚气弱,清阳不升,则头目晕眩。若湿热内蕴,三焦不利,则身重困乏。……此乃妊娠期间,病邪由表入里,或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所以,按照中医的理论,28天的农历一个月经周期是一个完整的小循环,在孕期被分为3个阶段——
妊娠初期(1~4周):寒暖得宜,勿劳心神 此时胎盘尚未形成,胎儿器官正在分化形成,母体各系统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中医理论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病因为“宿冷积块”,即平时体寒、爱吃凉食的人,容易引起流产。
此时胎元未固,忌冒雨受凉、过度劳累及情绪紧张,以防胎动不安。起居以顺应自然界阳气渐盛趋势为准则,不宜静卧,避免过多休息。
妊娠中期(5~7周):饮食调养,远离毒物 这个阶段正是胚胎发育的重要时期,孕妇要注意饮食调养。
《黄帝内经》指出这个阶段“脾气盛食积”,意思是受到营养摄入的影响,脾胃功能比平时强劲,容易导致食积。
孕妇在这个阶段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产生。另外,要尽量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宠物以及高温环境。
妊娠晚期(8~10周):静养安胎,预防水肿 这个阶段属于妊娠特殊期,孕妇常常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心悸、尿频、浮肿等情况,这是因为胎宝宝正在迅速成长,而准妈妈的各个器官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个阶段的中医调养原则是“静养安胎”,准妈妈应该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尽量控制性生活,以免发生意外。同时这个时期的准妈妈应注意饮食调节,少吃辛燥食物,以防胎热引起胎动不安;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鸡蛋、牛奶等,以满足机体和胎宝宝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