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灰指甲用什么药?
小儿甲癣,又称儿童指甲癣、小儿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指甲周围皮肤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1]。临床表现除指甲变形、颜色变化外,还可出现反复感染、甲沟炎、甲下碎屑及甲床纤维化和增生性改变等。 皮肤癣菌属真菌,能产生有传染性的孢子,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共用生活用品)等方式传播。 皮肤癣菌侵入人体后可潜伏在皮下,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大量繁殖而发病。
本病好发于成人,多发生在足趾间、足底、足跟等部位;小儿甲癣发生率低,多与大人传染或者婴儿自身卫生习惯欠佳导致手足细菌或者真菌感染有关。
皮癣菌侵犯指甲的病变过程可分为:甲下型甲癣、浅表型甲癣以及深埋型甲癣3种类型。
1.甲下型甲癣 表现为指甲变色、变脆、增厚,表面凹凸不平,并有碎屑脱落,严重者指甲可以脱落。
2.浅表型甲癣 为皮癣菌侵及指(趾)甲表面的角蛋白层所致,表现为甲板表面凹陷、破坏、粗糙干燥、无光泽、鳞屑增多。
3.深埋型甲癣 是皮癣菌侵入指甲下组织引起,表现为甲皱襞红肿、糜烂、渗出,常有臭味;炎症继续发展,可形成甲周脓肿或指甲周围炎,此时局部疼痛明显,活动或触摸时疼痛加剧。
治疗上主要是以外科手段清除病甲后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具体包括:
(一)拔甲术 用麻醉剂麻醉患处后再拔除全甲或部分甲板,以利病灶清理和药物渗透。适用于单发性指甲感染且用药效果不佳者。
(二)刮甲术 用刀片逐层刮削感染的指甲,直至见到正常的皮肤组织为止。然后涂抹抗菌药物。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不习惯手术的儿童,可采用此法。
(三)药物浸泡法 将患甲浸泡于抗菌液中,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浸泡的同时,可使用药物浸泡剂均匀涂抹于患甲或患甲周围皮肤上。
常用药液有:聚维酮碘溶液、高锰酸钾溶液、醋酸液等。
(四)外科系统用药 对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感染患者,除了采用必要的皮肤科治疗措施外,还应同时给予全身用药,以防耐药菌株的出现。
常用药物有: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